1、给划横线的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笛弄晚风三四声。( )
A.笛声逗弄晚风。
B.牧童的笛声在晚风中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2】最喜小儿亡赖。( )
A.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B.游手好闲。
C.顽皮、淘气。
【3】怪生无雨都张伞。( )
A.怪不得。
B.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C.责怪、怪罪两小孩。
2、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写在括号里。
【1】周总理一生严格要求自己,生活十分 。( )
A.简单 B.简洁 C.朴素 D.简朴
【2】面对神奇的金华双龙洞,游客的心灵受到极大的 。( )
A.震惊 B.震动 C.震撼 D.震颤
【3】傍晚,天边的云儿在夕阳的 下显得格外灿烂。( )
A.映照 B.倒映 C.烘托 D.衬托
【4】一次 的机会,我感受到了乡村的乐趣。( )
A.竟然 B.忽然 C.果然 D.偶然
【5】这件事太难了,我感到 。( )
A.不知所措 B.无能为力 C.不以为然 D.不自量力
3、小明和李达约好周六下午去公园放风筝,但是到了周六,小明的爸爸不让小明去。小明该如何对爸爸说呢?下列最恰当的是( )
A.“爸爸,爱人者,人恒爱之。我和李达约好了,我不能不去啊。”
B.“爸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和李达约好了今天下午公园见,我要去。”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爸爸,我与李达约好了今天下午公园见,我怎么能失信呢?”
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爸爸,我与李达约好了今天下午公园见,我应该诚心才是。”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
B.爷爷总是一丝不苟地打理院中的花草,所以它们长得很好。
C.今天同桌不小心弄坏了明明的玩具,明明一整天都是一副生气勃勃的模样。
D.小猫无忧无虑地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好像周围的一切都跟它没关系似的。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唱和 和平 和睦 应和
B.折腾 折本 枝折花落 折断
C.鸡冠花 张冠李戴 桂冠 怒发冲冠
D.效率 圆周率 率领 率先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养好小猫,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B.他性格开朗不怕生人,总是局促不安地和别人交谈。
C.阅读课外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7、在朗读中,表达意图不一样,重音的位置也不一样。读下面的句子,想想重音部分强调的是( )
周日我请你去卖场看电影。
A.强调时间
B.强调“谁”
C.强调地点
D.强调“做什么”
8、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他在xiù(________)着白huà(________)树的手绢上tú(________)画起来,妈妈见了怎能不生气呢?
2.在méng lóng(________)的jì jìng(________)中,小玲看到了那长着máo róng róng(____________)的大尾巴的小松鼠。
3.远远望去,那些mài suì(_________)在一mǒ(______)wǎn xiá(________)的映照下,更显示出了它们独有的魅力。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 。
【1】将古诗不成完整。
【2】本诗作者杜甫有“_____”之称,与李白合称_________,我还知道他其他的诗作,如《________》和《________》。
【3】诗中“ ”处所填的诗句是描写桃花的,如果在深山古寺旁看到那娇羞开放的桃花,我会想到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中的“_____”字,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________之情。
10、课外阅读。
窗
①我喜欢窗,它可以把我引往有花鸟林木的地方,有蓝天白云的地方,有繁星明月的地方。
②透过那方方的窗格,你也许看到对面人家围墙上有早起的牵牛花,那娴雅紫色的花瓣带着被露水滋润过的清新;你也许看到电线那儿有一两只麻雀在跳上跳下,也许是三四只,恰像一小串轻盈俏皮的音符;你也许看到一株芭蕉舒展着它肥大的绿叶,悠闲地在微风中轻荡,或者是一株朴实的木瓜树,那直直的树干把大片大片的叶子高高地举向天空。也许,你看到的只是一段淡灰色的围墙,下面是深红或浅绿油漆的门顶,而那淡蓝色匀净的天空,就轻轻地填满了剩余的空间。
③不论你看到的是什么,你都会觉得这是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而那均匀的窗格就是当初构图时所画的虚线。
④有风的时候,那拂动的枝、抖颤的叶,加上那飒飒的声音,那不只是一幅画,而是一首歌。
⑤下雨的时候,你可以欣赏窗外那斜斜的雨丝、淡淡的雨雾,以及那朵朵的花、片片的叶,都怎样由于雨水的湿润而加深了颜色。
⑥每一扇窗都有它不同的画面,每一扇不同画面的窗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天气,都有它不同的姿态。
【1】整体感知。
作者描写了不同________、不同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窗,表达了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第②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在作者眼里,窗是“一幅生动而又宁静的画”。下列选项中,不是作者描绘的事物的是( )
A.牵牛花
B.燕子
C.芭蕉
D.木瓜树
【4】从第②自然段作者描绘的画面中,你看到的色彩有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后面画“√”。
(1)当外面条件发生变化时,看到的窗外的景致也不相同。( )
(2)无论何时,你都会发现眼前的一切永远是美好的。( )
(3)暗含了对窗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阿咪
①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颜开。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②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有时竟像修道院。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说话声或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客人在欣赏阿咪。来客之中,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自从家里有了阿咪,亲昵得多了。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流连不忍遽去。
③访客之中,有的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主客都舒畅了。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
④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这猫名叫“猫伯伯”。我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们正交谈中,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此时我但见贵客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妤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无礼,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⑤猫伯伯行年四岁,短命而死。这阿咪青春尚只三个月。希望它长寿健康,像我老家的老猫一样。这老猫是我父亲的爱物。父亲晚酌时,它总是端坐在酒壶边。父亲常常摘些豆腐干喂它。六十年前之事,今犹历历在目呢。(选自丰子恺《阿咪》,有删改)
【1】读选文,画一画。
用“ ”画出描写阿咪的外形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它的性格特点的词句。
【2】文章第②段通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描写,写出了阿咪的出现给家人和客人带来了热闹和欢笑,表达出作者对阿咪的_____________之情。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介绍了阿咪的样貌,写出了它的习性,引出下文有关阿咪的生活趣事。
B.第④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和《白鹅》一样,丰子恺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阿咪”的样貌、习性和趣事。
D.文章结尾“六十年前之事,今犹历历在目呢”表达的是作者对老猫的怀念
【4】本文的题目是“阿咪”,作者为什么要写“猫伯伯”“老猫”?请谈一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鸡,乡下人家照(列 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 淌)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 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下面画“√”。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
【3】“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是指的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麦哨》,完成练习。
麦哨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儿还裹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麦哨”是用什么做的?( )
A.麦秆
B.塑料
C.铁皮
D.茅茅针
【2】“呜卟,呜卟,呜……”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
A.声音的延长
B.没写完,而且不断重复
C.内容的省略
D.说话断断续续
【3】“每根麦秆都擎起丰满了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 ”横线上应填哪一项?( )
A.春天里的使者
B.一盏盏彩灯
C.一个小绒球
D.乐谱上的线条
【4】“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A.草地就是运动场。
B.草地上有一个体育馆的垫子。
C.草地上的草长得多而茂盛,写出了作者对草地的喜爱。
D.草地又柔又软,真的连体育馆的垫子也比不上。
【5】“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这句话是什么描写?( )
A.外貌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6】短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用小标题概括。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7】仿写句子。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___________谢了,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了,长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了,结出了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小顽皮
①要是小顽皮惹祖母不高兴了,祖母会拿一个小板凳放在庭院里,然后在周围的地面上画出一个圈圈:“坐在这里,不准超出这个圈圈”完蛋了,小顽皮最怕祖母这样来“修理”他。坐在圈圈里面,只能读《三字经》,实在是太无聊了。小可爱,就负责在旁边看着小顽皮,只要他走出圈圈,她就大叫。
②过不久,庭院外面的巷子热闹极了。有隔壁的妈妈在串门,有小朋友在打球。“喂,出来打球,何必在那里装模作样?”庄聪明从围墙外面探头进来。
③唉,外面这么热闹,小顽皮快忍受不了了。他灵机一动,把小可爱叫过来:“靠近一点,乖,你去问祖母,我的困圈能不能自己画。”
④“自己画圈图?”她的眼神里充满疑感。
⑤“对,你去问问看。我不会画很大,”小顽皮一本正经地表示,“再顺便拿一支笔过来。”
⑥过了一会儿,小可爱带着笔回来了,得意扬杨地说:“祖母说了,你可以重画,但是不能超过三米,记住了,千万不要画超过三米的圈圈。”
⑦“当然不会,你看着我画,我就画这么一点大。”
⑧说着,小顽皮就在自己的肚皮上画了个巴掌大的圈图。小可爱看了,很满意。
⑨于是小顽皮把《三字经》放在凳子上,快快乐乐地去巷子外面打球。临走前,还告诉小可爱:“你看,我现在就在圈圈里啊,没有走出圈围啊。”小可爱眨眨眼,没有说什
⑩小顽皮已经玩得满身大汗,早忘了圈图的事时,祖母气急败坏地追了出来,她嘴巴中念念有词:“我今天非打你不可!”
⑪小顽皮看局势不对,拔腿就跑。小可爱跟在祖母后面跑,认真地大喊:“祖母,不要打他,他把圈圈画在肚子上,图图没有超过……”
【1】平时小顽皮犯错了,祖母是怎么“修理”他的?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对文中“小可爱”的理解,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宠物狗
B.宠物猫
C.妹妹
D.表弟
【3】第⑩段的省略号省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⑪段回答,为什么小可爱认为祖母不应该打小顽皮?
答:_________________
【5】小顽皮为了走出圈圈,到巷子外面打球,就想了一个办法。请根据文章内容,把这个“办法”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作者主要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小顽皮的顽皮,请各举出一个例子。
动言描写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训练营。
①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改为感叹句),________
②小飞蛾面临严重威胁时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难道不让人感动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
③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很严实。(改为比喻句)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听到这个消息,我大声地议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共5处)
五月份,我们四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了党史故事,并组成了一只只队伍,进入到社区、公园、长辈家里等地点,开展了一次党史宣传活动。宣讲过程中,大家不仅讲得枯燥无味,还分享了自己从伟大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另外,我们还一起阅读了“敬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了解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党史人物。每周升旗仪式上,教师也会给我们讲一讲伟大人物身上从前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展示。
假期里,你一定游览过风景优美的地方,上学放学的路上,你也许会留意过身边公园、花园、村庄。请你回忆那里的美景,再想象出画面,按一定的游览顺序记叙下来,注意把印象深刻的景物写详细些,突出它的特点。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