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那湖水的蓝,蓝得多么醉人啊!
(2)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3)小男孩儿正睡得香甜,圆圆的苹果似的脸上,那半开半合的小嘴儿像一颗含苞欲放的花蕾。
A.比喻 拟人 排比 B.排比 拟人 比喻 C.排比 比喻 拟人
2、下面表现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
A.我们家那个淘气包不知道又跑到什么地方去玩了。
B.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C.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D.他把所有人都给骗了,不得不说他挺厉害啊!
3、下列李白的诗句中,借眼前之景抒发孤独之情的一项是( )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D.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4、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与《清平乐•村居》相同的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5、下列事情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是( )
A. 《万年牢》 B. 《中彩那天》
C. 《夜莺的歌声》 D.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6、下面语言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医院门口——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
B.图书馆内——你轻轻地来,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C.花圃里——鲜花因为你的精心呵护才如此美丽。
D.道路旁边——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安全。
7、“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一句的写法是( )。
A. 排比 B. 比喻 C. 拟人 D. 夸张
8、听短文《我家的小园》,完成练习。
1.夏天,成行的____长得很茁壮,一朵朵金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
A.菊花 B.向日葵 C.喇叭花
2.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____披上了白雪。
A.荔枝树 B.苹果树 C.石榴树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我家的西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____
(2)“一群群蝴蝶翩翩起舞,纵情欢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
(3)《我家的小园》是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的。____
9、课外阅读。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绿遍山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才”和“又”充分说明了劳动人民的繁忙,各种农活接连而来。(_____)
(2)“闲人少”说明农村的男女老少都必须参加劳动。(_____)
【4】下列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B.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向往。
10、课外阅读。(19分)
奇 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他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之后又创作了一系列诗歌、剧本、小说。可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恶性心脏病发作了,那年他才40岁。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清晨外出散步、做操,接着跑步……“生命在于运动”,雨果的身体慢慢好转了,体质逐渐增强了。他又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60岁创作了《悲惨世界》这部世界文学名著。80岁那年,他写成了戏剧《笃尔克玛》。雨果逝世于1885年,活了83岁。
雨果40岁得了心脏病,最后却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这真是个奇迹!”
奇迹是怎么来的呢?体育锻炼!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才华出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惊叹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后一句话是________句。(3分)
(3)“那年他才40岁”一句中的“才”字能不能删掉?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人们为什么“惊叹不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奇迹”又是怎么来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这段话主要从金字塔的_______和_____两方面来写的。
【2】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你知道下列国家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是什么吗?
①中国:________ ③希腊:________
②美国:________ ④法国:________
【3】这段话采用了______ 和 _______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请仿照上述写法写一段话,介绍某一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掏雀蛋》,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掏雀蛋
我10岁那年,母亲得了一种病,发作起来头痛欲裂。但母亲还是咬着牙坚持五更天就起来磨豆浆、生炉子,然后挑着担子上街赶早市。因为要维持一家六口的温饱,要供我们姐弟四人上学,仅靠父亲那份微薄的工薪(xīn)显然是不行的。凌晨,我在熟悉的石磨声中醒来,看到母亲头上勒着毛巾,嘴里咬着衣襟,忍着头痛,奋力牵引沉重的石磨,就偷偷地哭泣。我恨自己太小,太没出息,连自己母亲的病痛也解救不了。
偶然地听到对门李四妈说,吃出壳前已长羽毛的麻雀能治头痛,我就牢牢记在心里。当时,正是春寒料峭时节,自然不会有什么麻雀蛋。眼巴巴地盼呀盼,盼到草绿了,花开了。‖
一天放学后,我扛上一大一小两张凳子,迂(yū)回到如松大爹的老屋后,垒起凳子爬上去,踮起脚掏麻雀蛋。刚掏到第二片瓦,就忍不住惊喜地叫起来,在一团软乎乎的乱草和羽毛中,有3只雀蛋!这时,估计如松大爹在屋里听到响动了吧,他大声斥骂:“哪家的小猴子,想拆房子啊!”我吓得腿一软,从两张垒起的凳子上直跌下来。万幸的是,后脑勺上虽多了个大包,3只雀蛋却丝毫无损。等如松大爹绕到屋后,我早就溜没影了。
当天晚上,外公带着表妹来了。晚饭后,我一头钻到床上,扯了块破棉絮(xù),将 3只粉红色花生米般大小的蛋捂在里面,弓着身子呵护着它们,早早睡了。‖
清早一睁眼,我被戳(chuō)了一刀似的叫了起来。原来小表妹和我一起睡觉,一个翻身把蛋都压碎了。我撕心裂肺、如遭雷劈般扑在床上大哭起来。那凄厉悲凉得像狼嚎似的声音吓得全家都跑了过来。母亲惊慌地问长问短,以为我中了邪(xié)或得了什么病,还将沾满豆浆沫的手贴上我额头试体温。
我软软地倒在母亲怀里泣不成声:“小丫头,……臭丫头,把蛋……压碎了!”家人如释重负。
外公忙说:“乖乖别哭,我叫大舅明年多掏点给你玩!”
我觉得更委屈了,拍着枕头哭着说:“不是我要玩,是等它长出毛来给妈吃的。李四妈说吃了不头痛。不是玩的,不是……”妈妈、姐姐一听都哭了。姐姐的泪滴在我脸上,凉凉的。
妈妈搂着我,轻轻地揉着我头上的包,心痛地说:“乖乖隆的冬,我说哪块来的这么大个瘤(liú)!有你这片孝心,妈的病不吃雀蛋也能好,有你这样懂事的儿子,一定好……”‖
后来,母亲的头果然不痛了。父亲说是天气暖和了的原因,母亲却固执地认定,是因为儿子的孝心感动了神灵。‖
【1】默读短文,思考问题: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讲了这个主要人物的一个什么故事?然后用一句简单的话(不超过15个字),在横线上写出故事的大意。
故事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已经用“‖”划分成四部分,请概括出第二部分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想一想,句子“家人如释重负。”中的“重负”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故事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请以文中的两个内容说明为什么你认为“我”是这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年龄限制标识:这个标识几乎每个玩具包装或者说明书上都会印制,它的外围是一个红圈,红圈被斜杠分成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小孩的头像,下半部分是年龄限制的范围。如果标识上显示的是“0—6”,意思就是禁止6周岁以下的儿童接触、玩耍该玩具。
循环利用标识:现在很多玩具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可循环利用的绿色环保材料,这种玩具的说明书或者包装上一般就有循环利用标识。如果选购玩具时没有发现这种标识,也就基本意味着这玩具所使用的材料是劣质材料,坚决不能购买。
【1】(提取信息)以上阅读材料中介绍的是( )
A.儿童玩具说明书上常见的几种标识。
B.儿童玩具必须具备的几种标识。
【2】(分析推理)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选择儿童玩具必须要看到的标识应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因为儿童包括不同的年龄段,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循环利用标识的玩具__________,坚决不能购买。
【3】(发表看法)下图是亮亮新买的玩具“华容道”上面的标识,你认为亮亮能不能把这个玩具给4岁的表弟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风筝
材料一:
风筝的发源地在中国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风筝,古时候南方称“鹞(yào)”,北方称“鸢”。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曾研制3年而制成木鸟“鹞”, 据说是中国最早的风筝。直至东汉时,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据记载,五代时期的李邺放,在纸鸢的头部以竹为笛,当风筝飞行的时候,它能发出像筝一样的声响,于是就有了“风筝”这一名称。
材料二:
简易风筝的制作 | ||
材料 | 竹条(30厘米50厘米各一根)、风筝面材料、绳子、剪刀、锯、浆糊等 | |
步骤 | 绑扎 | 1.测量出30厘米竹条中心,做个记号;在50厘米的竹条上,在离一端15厘米处做记号。2.把两根竹条按记号位置十字交叉,粘在一起。3.在每根竹条两端锯出一个缺口,沿着缺口,用绳子缠出风筝的外框。 |
裱糊 | 按风筝形状、大小剪好筝面,糊裱在骨架上。 | |
拴线 | 将一根绳子两端分别绑在30厘米竹条两端,再把一根长绳一端绑在这根绳子的中央。 |
材料三:
风筝最适合在春秋两季放飞,于是清明、重阳就成了与风筝关系最密切的时节。过去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绳,据说这样做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活动四肢。同时尽情呼吸新鲜空气,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放风筝时仰望的蓝天,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此外,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人们也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放风筝也寄托了人们祈福的心愿。风筝、艺人和文人画师通过风筝图案的绘制,表达了人们幸福、长寿、吉祥等美好的愿望。
【1】阅读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1)从材料一中,我知道了风筝最早是在东汉时才有的。( )
(2)从材料一中,可以知道“鹞”“纸鸢”“鸢”都指风筝的称呼。( )
(3)材料二的内容,让我们了解了简易风筝的制作方法。( )
(4)读材料三的内容,我们明白:放风筝一定要在清明节重阳节。( )
【2】根据材料内容,请用简洁语句给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取个小标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 |
| 风筝的制作方法 |
|
【3】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想约爸爸妈妈一起去放风筝。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写下你劝他们去放风筝的理由(至少两条)。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着。(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足球比赛时,队员们提出“胜不骄,败不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有秩序地蜂拥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声和快乐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病句
(1)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2)小红和小莉是好朋友,她经常帮她复习功课。
(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18、修改病句。
(1)《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书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还可以教会我们怎样做人。你一定读过不少的书,请把你和书的故事写出来,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