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玉树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澎湃   泥沙   海滩   苍蝇

    B.怒吼   柔嫩   平躺   豪毛

    C.美餐   响午   海滩   苍蝇

    D.包裹   波狼   断决   生机

  • 2、把下面的汉字按音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飞 ②雪 ③迎 ④春 ⑤到

    A.⑤④①②③ B.④⑤①②③ C.③④⑤①② D.⑤④③①②

  • 3、将关联词填入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他善于观察,勤于动笔,____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A.如果……就…… B.既……又……

    C.虽然……但是…… D.因为……所以……

  • 4、“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写出了猫(  )的特点。

    A.胆小 B.贪玩 C.勇猛 D.尽职

  • 5、指出下面标点的作用。

    1“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句中“天窗”加引号的作用是( )

    A.表引用 B.表强调 C.表特定称谓 D.表特殊含义

    2“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B.表列举的省略 C.表说话断断续续

  • 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人类的老师是指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

    B. 鲁国大夫祁黄羊是一位廉洁奉公的好官员。

    C. 《永远的白衣战士》主要讲了护士长叶欣舍死忘生救助非典病人的事。

    D. 番茄太阳》中的盲童明明虽然看不见东西,但性格开朗,充满好奇心。其中,番茄太阳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 7、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B.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C.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수,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你知道十大元帅吗?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寻芳(sún xún) 泗水滨(bīnɡ bīn)

    2.解释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胜日: (2)寻芳:

    (3)等闲:   (4)东风:

    3.诗中的成语是( ) ,意思是  

    4.诗中的第一句交代 和 ,第二句是 。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片段阅读

    一路(  )溪流。(  )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日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  )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 ),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补全短文

    2写一小段你自己去过的山洞。(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得没有水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乌鸦问 喜鹊老兄 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回答说 这儿村民用的是井水 村村有口井 只是井很深 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 乌鸦说 这个我有经验 它心里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里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

    它来到井边看,井水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又累又渴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1认真读短文,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

    2在下面几个题目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①乌鸦的经验 ②乌鸦喝不到水 ③乌鸦第二次喝水 ④老办法不行了

    3“——”找出中心句。

    4根据乌鸦找水地点的变换,用“‖”把短文分为四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上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

    2“那儿一簇”的“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它在短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①聚集,丛凑,或丛聚成的堆或团。  ②极新,常用来形容衣服。

    ③量词,用于聚集成团的东西。

    3找出短文中的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4模仿文中画线部分,用“……时而……时而……”造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你体会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将序号填在对应括号里。

    与父亲共进晚餐

    儿子带父亲去餐馆吃晚饭,老父亲岁数大了,身体很虚弱,吃饭的时候,食物洒落,老人衬衫和裤子上到处都是,在周边客人的注视下,儿子表现得相当平静

    父亲吃完后,儿子一点也不感到尴尬gān gà)。他悄悄地带着父亲来到洗手间,小心翼翼地帮父亲擦掉嘴角和衣服上的食物残渣,把父亲身上的污迹处理干净后,再把头发梳理整齐,最后才帮父亲戴上眼镜。

    当父子二人走出洗手间,所有客人都停止了进食,餐厅大堂一片宁静,有些人无法理解儿子怎么能带老父亲在公共场所出丑。儿子( ),结账后小心扶着父亲准备离去。

    这时,客人中一位老者叫住了儿子,问他:“你不觉得,你留下了什么东西吗?”儿子回答说:“没有,老先生,我没有。”老人反驳道:“不对,你有!你给每一个儿子都上了一堂课。”

    餐厅再次安静了下来。

    【1】第②自然段中的“尴尬”,就是指( )

    A.感到不自在

    B.感到为难

    C.感到快乐

    D.感到忧伤

    【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平静”表现出儿子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们

    B.“注视”表现出客人们很喜欢观察老人吃饭

    C.“宁静”说明儿子的做法引起客人们关注

    D.“安静”说明了老者与儿子的对话引人深思

    【3】你觉得第③自然段括号中填入“( )”一词最合适。

    A.熟视无睹

    B.不紧不慢

    C.旁若无人

    D.横眉冷对

    【4】以下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全面的一项是( )

    A.一个父亲带儿子去餐馆吃晚饭,儿子有些尴尬

    B.记叙了一个儿子与父亲在餐馆用餐的整个过程

    C.儿子带年迈的老父亲用餐的经历,引发人们思考

    D.人们关注到一个儿子带年迈的老父亲用餐的经历

    【5】对短文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中“一堂课”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这堂课告诉儿女们,生活中要懂得关爱年迈的父亲

    B.这堂课告诉儿女们,父亲再年迈也要带子女去吃饭

    C.这堂课告诉儿女们,孝顺就是真正关爱并尊重老人

    D.这堂课告诉儿女们,孝顺老人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

  • 14、课外阅读。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时,我仍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得险些把“瓶底”晃下来:“你就是他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有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我考了全乡第一,初一、初二成绩均是全届第一,参加竞赛获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台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 “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

    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递的一支烟了。

    【1】仔细读短文,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恭恭敬敬:____________ 不言不语:____________

    【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话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总领全文

    C.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4】父亲见过老师以后,“我”看到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懂得了什么?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

    【5】短文中所说的“名片”实际是指( )

    A.父亲介绍身份的证件

    B.父亲的脸面

    C.“我”的表现

    【6】短文的首尾两个自然段,采用了( )的写作手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A.前后照应

    B.说明

    C.对比

    【7】读了短文,你觉得作为子女,应该如何表现才是父母的骄傲?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________

    ②雨来抖着头上的水。(改为比喻句)________

    ③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了下来。(改为拟人句)________

    ④这个年轻人取得了成绩。(扩句)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我认真了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用修政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 18、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在生活中,你自己是否有过因为执着而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你是否有过因为中途放弃而最后失败的经历?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例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题目自拟,层次清楚,字迹清晰,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