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模样(mó) 接着(jiē) 红彤彤(tōng)
B.窃取(qì) 细胞(bāo) 光辉(huī)
C.轻盈(yíng) 储藏(chŭ) 紫檀色(tán)
D.金属(shŭ) 跪下(guì) 差异(chà)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A.赵洲桥 B.天然气 C.水墨画 D.肥皂泡
3、选词填空。(6分)
感动 激动 感激
(1)我跳绳比赛获得了第一名,我很( )。
(2)同学们十分( )校长对我们的指点。
(3)检阅台上的人被孩子们的团队精神( )了。
爱惜 爱护 珍惜
(4)我们要( )名胜古迹,不要乱刻乱画。
(5)光阴似箭,我们一定要( )时间哟。
(6)( )桌椅,从你我做起。
4、财主家墙外的沟那样深,他出不去。马良不慌不忙在墙上画起一条( ),用它越过了一整排灌木丛和水沟,落在了路上。
A. 小小的船 B. 粗粗的木棍 C. 大大的叶子 D. 长长的竹竿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耿耿(____)(____) 规规(____)(____)
(____)(____)飘落 轻(____)透(____)
玲(____)娇(____) 四(____)分(____)
6、比一比,再组词。
福( ) 漂( ) 迫( ) 眨( )
副( ) 飘( ) 泊( ) 泛( )
7、按要求填空。
(1)《童年的水墨画》一文,描写了溪边孩子(______)、江上孩子(______)、林中孩子(______)三个生活场景。
(2)从《海底世界》一文中,我们知道了海底真是个(______)、(______)的世界。
8、看拼音,写词语。
mò shuǐ téng fēi pò suì mó gu
lǐ yóu zǒu láng tòu míng yǎng wàng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景观与观景
武宝生
①伊瓜苏瀑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它跨越巴西和阿根廷两国。长期以来,两国为此景观的归属问题纷争不下。在国际社会的斡(wò)旋下,经过拉锯式的谈判,最终巴西做出了让步,将最壮观的一段瀑布划归阿根廷所有。
②然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却纷纷进入巴西旅游。为什么?因为最佳的观景位置在巴西这边。巴西的旅游收入因而大大高于阿根廷。而阿根廷为维护和管理景观,每年要投入大笔资金。
③原来,景观与观景是两个概念,最佳景观与观景佳位不同。可见,退一步,未必是失去。有时,退一步,风景无限!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最佳景观”和“观景佳位”分别是什么意思?请选一选。
(1)最佳景观( ) (2)观景佳位( )
A.观赏大瀑布的最佳位置 B.大瀑布最壮丽的景色
【2】请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大自然还有许多美丽的花草。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二月兰
宗璞
①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
②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③小山后面,人迹罕至,便成了二月兰的天下。从路边到山坡,在树与树之间,挤满花朵。有一小块颜色很深,像需要些水化一化;有一块颜色很浅,近乎白色。在深色中有浅色的花朵,形成一些小亮点儿;在浅色中又有深色的笔触,免得它太轻灵。深深浅浅连成一片。
④其实我家近处,便有大片二月兰。春来开得满园,像一块花毯,衬着边上的绿松墙。花朵们往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含笑望着它们。
⑤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二月兰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
(选文有删改)
【1】(信息提取)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2】(词语赏析)“花朵们往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中“挤”在文中是说_______________,这一动词表现出二月兰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二月兰的赞美。
【3】新考法·开放性文章中有很多优美生动的句子,请你选择一句抄写下来,并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语文要素: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我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三月桃花水》片段,回答问题。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三月桃花水; ,三月桃花水!
【1】按照原文填空。
【2】三月桃花水为什么是“春天的明镜”?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发挥你的想象力,你觉得三月桃花水还会看见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点出了三月桃花水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你是谁?”玫瑰花问。
“我是栗子,栗子花。”
“你为什么不是紫色的?为什么你是白色的,天空是蓝色的,树是绿色的?”
“如果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一样的颜色,那就没有美了。”栗子花回答。
【1】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2】玫瑰花有什么疑问?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3】“如果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一样的颜色,那就没有美了。”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完栗子花的回答,玫瑰花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画师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当时想进入画院的画家都以“黄家体制”为准,几乎人人效仿,全国上下一时蔚然成风。然而,在江南,却有一位与黄荃画风截然不同的画家脱颖而出,这位画家名叫徐熙。
徐熙是江南名门望族之后,世代书香。在诗书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徐熙,性格洒脱不羁。他不做官,喜爱诗文绘画,尤其精于花鸟,平时在家与朋友谈诗论画,常以“江南布衣”自居。
徐熙最喜欢在大自然中以步当车,享受江南明媚秀美的景色。每当他漫步在田间地头,那些生动多姿的杂花野草常常吸引他的注意。他最喜欢拈花在手,细细地观察每一片叶子的俯仰变化,然后再把它们画到纸上。
自由自在生长在大自然里的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是徐熙所喜爱的绘画题材。一次,在郊外,他见到一株果实累(lèi léi)累的石榴树,这株树上,挂满了火红的石榴果,他拿出纸笔,调色研墨,开始写生。
徐熙饱蘸了墨,提起毛笔,跟前的石榴树果实晶莹剔透,累(lèi léi)垂可爱。从哪里开始画好呢?他略一犹豫,只听身后“啊”的一声叫。徐熙回头,见一个小牧童正站在他身后,好奇地看着他的举动。
徐熙对小牧童一笑,牧童说道:“你落下的墨汁在纸上开花了。”徐熙低头一看,原来笔上的一滴墨,落到了纸上,那滴墨汁在纸上自由地散开,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形状,真的像是开了一朵墨花一样。
徐熙脑中灵光一闪,提笔在这个墨点上略加点染,随后又用浓墨粗笔,笔意草草地画出了一些枝干和石榴叶。最后,一株果实累累的石榴树,出现在画面上。这幅画既没有用线精勾细勒,又没有经过反复渲染敷色。落墨成画,敷彩为花,清新而又生动,彻底摆脱了“黄家样”的程式,呈现出一种与黄荃的“黄家富贵”完全相左的独特风格。
徐熙回到家以后,反复琢磨,用这种写意的方法画了一幅《石榴图》。在《石榴图》中徐熙共画了100多个石榴果,画面上枝叶纷繁,枝干(ɡān ɡàn)、叶子均用墨笔画出,空隙间夹杂着累累成熟的石榴果。整幅画面墨不掩色,色不碍墨,只是略施颜彩。一眼望去,全画有一种洒脱奇伟的气势。
所有见到这幅画的人,都惊叹于徐熙自成一格的画法。别人见他落墨成花,就称他的画法为“落墨花”。后来,徐熙的画名越传越远,他最常画的题材是杂花野鸟,画好的作品几乎张张都是精品,均令人啧啧称奇。人们因为知道他最常画的题材都是一些江边花、路边草,因此形容他的画风为“徐熙野逸”。
【1】给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
【2】用“√”选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3】根据意思填写合适的词语。
(1)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______
(2)形容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______
(3)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______
【4】为什么叫“落墨花”?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5】宫廷画师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_____”;徐熙画了一幅《_____》,这种画法自成一格,叫“______”。
【6】牧童说道:“你落下的墨汁在纸上开花了。”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想想徐熙又会怎样回答牧童?
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论画:画如其人,文如其人,自古皆然。透过“徐熙野逸”,你看到了怎样的徐熙?
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松鼠(节选)
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②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松鼠的_________,第②自然段主要写了松鼠的_________。
【2】作者在描写松鼠的外形时,主要写了它的______、______。
【3】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松鼠十分( )
A.胆小、害羞
B.敏捷、活泼
C.凶猛、机警
【4】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松鼠的____________之情。
15、课内阅读。
从那时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耕地的老牛,拉车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 的兔子与 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1】在第一自然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玩耍—(______) 期待—(______)
【3】从画线句中可以看出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了解奇妙的大自然,完成练习。
(1)看下面的图片,完成练习。
①看到这些图片,我立刻想到了这些词语(至少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想发出这样的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上面的奇观常常发生在什么地方吗?查找资料,填一填吧。(填序号)
①沙漠经常出现_________。 ②南北极的高空经常出现_________。
③高山之巅经常出现_________。 ④天气寒冷的地方经常出现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用上面的句式写出它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用带点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鬼 ( ) ( )
列 ( ) ( )
西 ( ) ( )
皮 ( ) ( )
19、下面一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我国东晋时期,王羲(xī)之博采众长,创造了潇洒清秀的一种书体。这种新书体在南方很快流传。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建议,他的书法被认为是我国全国的正宗书法,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病句修炼坊。
1.因为王敏改造了学习方法,所以增强了学习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非常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觉得很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食品或手工艺品有很多:粽子、饺子、元宵、剪纸、灯笼……从中选择一种你最熟悉的写一写,可以写某种节日食品的制作过程,也可以写你最喜欢的一件节日手工艺品的来历和寓意。题目自拟,字数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