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多音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称呼(chēng) 旗杆(gān) 挣脱(zhèng)
B.模型(mó) 劳累(lèi) 爪牙(zhuǎ)
C.鸡笼(lóng) 撒谎(sā) 积累(lěi)
D.缝补(fénɡ) 挨打(ái) 禁止(jìn)
2、下列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心情安定)
B.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用绳子做的套子)
C.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结实;坚固)
3、明明的妈妈经常看明明的日记,下面对她的劝说得体的一项是( )。
A.阿姨,您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
B.阿姨,您不知道侵犯别人的隐私是犯法的吗?
C.阿姨,我知道您这样做是出于对明明的关心,但是明明长大了,请您对明明多些尊重与信任吧!
D.阿姨,偷看日记的感觉是不是很好啊?您怎么能这样做呢?
4、“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反问
B.拟人
C.设问
D.比喻
5、回忆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1.来到文化园,看到湖边杨柳依依,你不禁吟诵起唐朝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
2.“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是唐代诗人李商隐 《______》中的诗句。
3.本学期,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很多课外阅读的神话、传说,如《_____》,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6、为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作为( ) 强大( ) 传说( ) 重复( ) 睡觉( )
为了( ) 勉强( ) 传记( ) 体重( ) 觉醒( )
7、课文围绕燕子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的内容。
8、看拼音写词语。
xián sǎn zī shì jīng yà zhì zuò yún chèn
fēn fāng jǐn guǎn má fan mó xíng chèn shān
9、类文阅读
驴小弟变石头(节选)
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有一个嗜(shì)好,就是收集形状和颜色都很特别的小石子。
在一个下雨的星期六,他找到一颗非常特别的小石子。这颗小石子红得像火,闪闪发亮,圆溜溜的像弹珠儿。也许是他太兴奋的缘故吧,他在端详这颗小石子时,竟然全身颤抖了起来,而且落到背上的雨水也让他觉得凉飕(sōu)飕的。“真希望雨不要下了。”他说。
结果雨真的停了,他大吃一惊。“今天的运气真不错!”驴小弟想,“从现在起,我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了。爸妈也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的亲戚、朋友,以及所有的人都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啦!”
就在他走过草莓山,心里想着有好多好多的愿望都可以实现的时候,竟然碰见了一只狮子。那只狮子既狡诈又饥饿,正在一堆高高的牧草后面瞪着他。他吓坏了;要是他没被吓坏的话,他就会想到要这头狮子消失,或者希望自己平安地跟爸妈在家里。
他可以希望狮子变成蝴蝶、小菊花,或者蚊子。他可以想到好多好多办法。可是他吓坏了,吓得没有办法用心想。
“我希望变成石头。”他一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岩石。
狮子跳过岩石,对着它闻了一百遍,绕着它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后迷迷糊糊,带着一肚子的疑惑走开了。“我明明看见那只小驴子的,也许是我饿疯了。”他喃喃地说。
变成岩石的驴小弟,就这样待在草莓山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还在他身边,但是他没有办法去拿。“噢,我好希望再变成我自己。”他想,可是根本没有用。他必须碰到那颗小石子才能产生法力,但是他根本没有办法做到。
最后,驴小弟睡着了。随着星星的出现,夜,来了。
晚上过了,又是白天;白天过了,又是晚上。驴小弟在山上醒着的时候越来越少。他醒着的时候,只有不快乐和失望。
他觉得他会永远变成岩石。他想要习惯这件事,于是他不想醒了。天气渐渐变凉,秋天来了,树叶都变了颜色。接着,树叶掉了,牧草也弯到了地面。
随后冬天来了,风刮过来又刮过去。
五月里,有一天,驴爸爸一定要驴妈妈跟他去野餐。“我们要打起精神来。”他说,“虽然我们的宝贝儿子不在了,我们还是要像从前一样好好地过下去。”于是他们就到草莓山上去。
驴爸爸没有目的地四处走动,驴妈妈把野餐摆在岩石上。他们的野餐有很多食物。突然间,驴爸爸看到了那颗红石子。“这一颗石子真好看!”他说,“小宝见了,一定会把它收藏起来。”他把这颗石子放到岩石上。
【1】驴小弟的嗜好是( )
A.搜集形状和颜色都很普通的小石子 B.喜欢变成各种各样的事物
C.搜集形状和颜色都很特别的小石子 D.喜欢把自己变成石头
【2】驴小弟找到了一块特别的小石子,这块小石子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可以让自己变成石头 ②红得像火,闪闪发亮
③可以让大雨突然停下 ④要什么就会有什么
【3】当遇到狮子时,驴小弟让自己变成一块岩石的原因是( )
A.他喜欢让自己变成岩石 B.他因紧张害怕而让自己变成了岩石
C.他觉得岩石很厉害,可以打败狮子 D.他觉得岩石能让狮子消失
【4】驴小弟还会再变回来吗?请你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文
冒险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也许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
于是,它继续瑟缩在泥土里。几天以后,一只母鸡在院子里东啄西啄,这颗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泥土 ( )的茎叶 ( )的春天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脆弱——( ) 危险——( ) 胆怯——( )
【3】用“______”划出文中的一组排比句。
【4】文中谁冒险?它为什么要冒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颗种子为什么不敢冒险?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 段)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颗 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 曾)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窜 蹿)上去,好逃命。”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1)老虎以为骑在它身上的___________就是“漏”,像___________一样粘住它。贼以为驮着他的___________是“漏”,像___________一样停都不停,其实他俩的判断都是___________的。
(2)读到“跑哇,跑哇”时,我感受到老虎和贼___________。读到“雨大了起来”时,我想到了描写雨大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老虎和贼知道“漏”是什么,还会害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1】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莫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婆婆的话,老虎和贼分别是怎样想的?用“____”画出来。
【3】老虎和贼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
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个成语能够准确地概括老虎和贼的行为,这个成语是( )。
A. 贼喊捉贼 B. 做贼心虚 C.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13、课外阅读
鱼 目 混 珠
古时候,有个名叫满愿的人,收藏着一棵极为罕见的大珍珠。许多人好奇地想见识一下这颗珍珠的模样,可是满愿从来不肯让人看。
每当人们对满愿表示羡慕时 满愿的邻居寿量总是轻蔑地对人们说 有颗珍珠算什么 我也有 而且比满愿那颗还要好 于是,他也像满愿一样,从来不肯让别人看他的珍珠。人们虽然从来也没见过他们珍藏的珠宝,但对此都深信不疑。于是,大家对两位珍珠的主人羡慕不已。
后来,他俩忽然同时患病。医生看过他们的病后,告诉他们说,他们得的是一种病。治这种病需要用珍珠的粉末配制一种药。两人听了,救病心切,都把自己深藏不露的珍珠拿了出来。人们听说他们拿出了珍珠,当然不肯放过这个一饱眼福的机会,纷纷赶来观看。只见满愿那颗珍珠晶莹圆润,十分迷人。而寿量那颗呢,原来不过一颗稍大些的鱼眼睛!
【1】给画“ ”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
(2)非常稀少,难得遇见。( )
(3)丝毫不怀疑。( )
(4)认为有价值而妥善收藏。( )
【3】故事中 和 两人的“珍珠”,一颗是 的真珍珠,另一颗只是 的鱼眼睛。
【4】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里画“√”。
《鱼目混珠》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
(1)鱼目与珍珠很像,不容易区别。( )
(2)不能把鱼目当成珍珠去骗人。( )
(3)拿鱼目当成珍珠,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
14、花钟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争奇斗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然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花开的时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能写出一种花开的时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用“仿佛”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会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呢?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也变成一朵荷花,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些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把它们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
2.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3.《蜜蜂》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例:昙花在九点左右开放。
昙花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小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照样子,改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你的好朋友明明经常违反交通规则,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横冲直撞,你会怎么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麻烦”的意思:①使人费事或增加负担。②烦琐,费事。用“麻烦”的不同意思分别写两个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
仿写句子:难道只能是____________,不能是_____________?
3.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小男孩长着一头茂密的头发。
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做到讲卫生的习惯。
______________
3.他热烈地和我握手。
______________
4.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______________
5.老师应该严肃地要求学生。
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星期天,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从小就要养成懂文明、讲礼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看图作文。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画,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字数3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