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的“骄傲”的意思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
A.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B.我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C.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要骄傲。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一句中的“走”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走路
B.跑
C.经过
D.往来
3、下面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
A.纤(qiān)细 身材匀称(chèn)
B.鹰爪(zhǎo) 一模(mú)一样
C.便(pián)宜 涨(zhàng)红了脸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合奏 波澜状阔
B.黎明 归拢
C.班驳 朦胧
D.朝湿 惊愕
5、比一比,组成词语。
惭( ) 裙( ) 拌( )
渐( ) 群( ) 绊( )
6、把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填在括号里里。
1.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______正方形_____长方形___圆形___椭圆形___菱形___
2. 我会请小兔___小刺猬___小松鼠___小鸭子___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3.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____香肠____面包____花生____牛奶___
7、照样子写词语。
显示显示
哆哆嗦嗦
渐渐地
8、读拼音写词语。
9、蚂蚁相争
一个清晨,万里无云,阳光明媚,两只蚂蚁因为一片桑叶吵了起来。一只叫小军的蚂蚁说:“为什么是你的?”另一只叫小刚的蚂蚁也说:“凭什么是你的?”它们一直争吵……
最后它们打了起来,这时一条三天没吃没喝的蚕路过这里看见了桑叶,想了一会儿,想出了一个办法,它对两只蚂蚁说:“小兄弟,你们不如用一个公平的方法来看一看,谁配拿走这片叶子吧?”“咱们比谁跑得快吧!”两只蚂蚁连想都没想就跑了。它们跑远了,蚕在背后笑道:“为争一片桑叶,奋不顾身去赛跑?”它刚要拿走桑叶,可是蚂蚁又往回跑来了。蚕急忙放下叶子,想“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几秒种后,两只蚂蚁几乎同时到达终点。蚕说:“你们俩都是第一,那就平分吧!”蚕故意把桑叶分得一半大一半小,两只蚂蚁叫道:“不公平,不公平!”于是蚕把大块的叶子咬掉了一大口,结果比那块小的叶子还要小了,然后蚕又把小块的叶子咬掉一大口……就这样分来分去,最后叶子只剩下两个针尖那么大了,大部分都被蚕吃掉了。
两只蚂蚁呆呆地看着小得可怜的桑叶,后悔极了。
【1】在短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天气晴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蚂蚁因为一片_________吵了起来,结果最后让________得了利。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蚕把大块的叶子咬掉了一大口。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中的第一个“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故事中与本文所讲道理类似的是( )。
A. 坐井观天 B. 鹬蚌相争 C. 刻舟求剑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 ),那么( ),那么( ),那么(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过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这是课文最后一段,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
【2】用“扇子”的“扇”的另一个读音组词:_________。
写出“快乐”的“乐”的另一个读音:_________。
【3】把选文空白处填补完整。
【4】用“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5】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泡泡还能飞到哪儿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柔嫩的绿叶。
五月,正是它披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果实的外形扁圆扁圆的,总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它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走进果园,在阵阵微风中,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递给你品尝时,你就会发现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家乡的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甜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
_______的细雨 _______的露珠儿 ______的绿叶
_______的梨花 _______的阳光 ______的海洋
【2】阅读短文,找出银梨的特点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短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4】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强——(_______) 干燥——(_______) 危险——(_______)
【2】选一选。(填序号)
文段中加点的“它”和“它们”分别指什么呢?
“它”指:______;“它们”指:_____。A.那些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的花。 B.昙花。
【3】文段中画“﹏﹏﹏”的句子以昙花为例,其作用是( )
A.说明昙花的美丽与可爱。
B.说明县花开花的时间。
C.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的确受温度、湿度、光照的影响。
【4】读了这一段话,我知道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和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13、课内阅读。
这一个个轻清脆丽的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它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选文中哪些内容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请用“____”画出来
【2】目送着一个个球儿,“我们”为什么感到骄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选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吗?想一想泡泡还能去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列寓言故事,完成练习。
郑人买履(lǚ)
郑国有一个人,鞋子破了,想去买一双鞋。他先在家里量了一下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准备带走。
他匆匆忙忙地来到集市上,找到了自己想买的鞋。他摸摸口袋,忽然对卖鞋的人说:“哎呀!我忘记带尺码来了。”说罢,转身就跑回家去拿。等他赶回来,集市已经散了,鞋也没有买到。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愿相信我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郑人买履”中的“履”指的是______,这个人最终_________(没买到 买到了)“履”。
【2】这个人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用“﹏﹏﹏”画出他的回答。
【3】我猜那个问他的人会这样反问他:“____________”
【4】故事中的这个买鞋的郑国人代表着那种( )的人。
A.自作聪明 B.不知变通 C.见识短浅 D.愚蠢、懒惰
15、阅读《荷花》片段,回答问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1】第______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___。
【2】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一写:挨挨挤挤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冒”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
(1)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雨冲刷平整。(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在花丛中飞。(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用加点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猫。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老虎、狗熊、狐狸、猴子,好玩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我们一块儿去牧场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一摞书是张光明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趴在窗台上,看着宽阔的星空,穿越宽阔的宇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我很快完成了语文、数学和各科学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语文实践园。
三年级(1)班的晶晶昨天(5月14日)下午放学后,把一个红色小熊形状的水壶落在了操场上,请你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