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这句话中,对加点词语的正确理解是( )
A.“左右”“至少”表示不确定,是一种严谨的表达,再加上“准确无误”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法布尔用实验验证了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B.从加点的词语可以看出,还有蜜蜂没回到家,说明实验结果有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守株侍兔 B.宋国 其中 C.接触 经项 D.井田 示放
3、我来用“√”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更羸(gēng gèng) 本事(shì shi)
拉弦(xián xuán) 因为(wéi wèi)
4、找出不是同类的词,并画上“____”。
1.法国 中国 国家 德国
2.白墙 红瓦 惨白 绿草
3.将军 士兵 炮手 军队
4.飞机 轮船 机器 汽车
5、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圈 钻 露 数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6、写出句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1) 他从来没有 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________)
(2)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________)
(3) 就在他没精打采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__________)
7、读句子,完成词语练习。
这(晴 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代表)?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堆 推)究(哲学 哲理)。
(1)用“\”画去括号里错误的字词。
(2)“无忧无虑”的意思是 。“忙忙碌碌”这样AABB式的词语还有 、 等。
8、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fù zé shǒu yì fú wù xìng zi kuā jiǎng
míng shēng juǎn qǐ jiāo huò chèn shān tí qián
9、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1】解释短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偶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转眼”表示时间很短,你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燕子飞行的姿势是( )。
A. 直着身子 B. 斜着身子
【4】“五线谱”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画面。把“燕子”比作________,使人感受燕子的_________。
【5】“春天的赞歌”是指什么?由燕子写到春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加油站
警卫员们急坏了,连忙推开毛泽东的窑洞门,一看屋里的情景,不由得惊呆了。只见毛泽东左手稳稳地端着茶杯,连一星半点水也没有洒落,右手的那支笔仍在地图上移动,画的线一点儿也没打折,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1.写近义词。
惊呆——( ) 情景——( )
2.这段话中的“好像”可以不要吗?为什么?
3.从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1、现代文阅读。
学校
(节选自《爱的教育》)
①的确,正如你母亲所说,学习对你来说是一件 的事,科利恩,我还从未见你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去呢!假如你不去学校上学,日子会过得何等的无聊,何等的乏味啊!估计不出一个星期你就会 我将你送到学校。因为再好的游戏,也有玩腻的时候。
②要知道,现在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学习呢!工人们劳动了一天,晚上还要到夜校去学习。妇女们、姑娘们辛苦了一周以后,星期日也要到学校里去。就连盲人和聋哑人,都在读书和写字呢!
③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你可以想想,在同一时刻,城里有三万个和你一样的孩子走向学校,世界上有多少孩子走在上学的路上,有的正三五成群地走过青青的田野,有的正走在热闹的街道上,有的在炙热的太阳下走着,有的……
④要奋发啊!你的书本就是武器,你的班级就是一个分队。不要做怯懦的士兵啊,我的科利恩!
你的父亲
28日 星期五
【1】读第①段,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苦恼 快乐 恳求 要求
【2】第②段主要讲了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③段,联系生活实际补充文中省略的内容(只写一句)。
有的正三五成群地走过青青的田野,有的正走在热闹的街道上,有的在炙热的太阳下走着,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④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希望科利恩成为一名勇敢的士兵。
B.父亲希望科利恩努力学习。
【5】学习对于你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还是一件苦恼的事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加油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节选)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耐人寻味的意思是( )
A.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B. 话的意思太深奥,需要深思。
C. 学问太高深,说的话不容易让别人理解。
【2】“每一家都是这样”指的是___________
【3】“这一种境界”指的是( )。
A. 走在街上仿佛走在花的海洋里。
B.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C. 走在街上看的是别人的花。
13、 家乡的银梨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_)的露珠 (________)的嫩枝绿叶
(________)的梨花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_)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
(1)形状:______________(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3)气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永远不满
寺院里的师傅教了很多弟子,每天讲经习武,操练十八般武艺。
有一天,一位弟子认为自己所有的武艺都学会了,就提出要别师下山。
师傳问他:“你什么都学会了吗?
弟子很 地回答:“我什么都学会了。”
这时,师傳就对他说:请你把厨房里那个最大的木桶提出来,然后装满石头。”弟子很快把桶提出来装满了石头。
师傅问他:“装满了吗?”
他自信地说:“装满了。”
师傳用手一指说:“请你把桶拿到外面的一堆沙子前,看能不能再往桶里装一些沙子?”沙子从石头缝隙里漏下去了很多。弟子把桶又提到师傳張前说:“这次真的装满了。”
师傅问:“是不是桶里面不能再放东西了?”
弟子 地说:“桶已经这么满了,怎么能再装东西呢?”
师傳没有言语,走到厨房里舀了一碗水,说:“那就请你把这一碗水倒进去吧。”
弟子接过那碗水,对着桶慢慢地倒,一碗水很快渗了下去。这时,师傅对弟子说:“现在你可以下山了。”弟子 地说:“师傅,我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学,我现在不想下山了。”
人生也是一只“桶”,你永运装不满它。
【1】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①疑惑 ②满脸愧色 ③坦诚
【2】弟子提出要别师下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不想下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让弟子明白道理,师傅是怎么做的?用“先……再……然后…”的句式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做人要勤劳。 B. 做人要谦虚。 C. 要算师长。
【5】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师傅?用一两句话写写你对他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他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翻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当人们发现陶罐后,对陶罐的评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领悟到( )
A.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短处,正视自己的长处。
B.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长处。
C.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16、小练笔。
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17、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大显身手。
同学们,最近通过调查、访问,我们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了改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约在6500万年前,这种动物突然神秘地消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件事让他几乎差不多失去了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病句
(1)王献之早早每天起来写字。
(2)王献之跟父亲从小练字。
21、写作。
请你介绍一位老师、同学或者亲人,写出他(她)的特点。题目自拟。提示:用具体的事例更能突出人物特点。要求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