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雄伟”和“宏伟”是一对反义词
B.“龙爪”这个词中“爪”应读“zhǎo”
C.“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是一个比喻句
2、“我”把爸爸告到了( )法院。
A. 当地 B. 怪老头国 C. 耗子国
3、下面的省略号与其他用法不同的是( )
A. “长毛狗!长毛狗!大家当心……”
B. 《盘古开天辟地》中,盘古居然能变成高山河流、风雨雷电、花草树木……
C. “滴答,滴答……”钟表店里充满着这种声音。
D. 有碧绿碧绿的黄瓜,又嫩又长的扁豆,紫得发亮的茄子,青里透红的西红柿,小灯笼似的青椒,还有胖娃娃般地冬瓜……真像个百花园。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在宇宙的另一边,( )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 )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 ( )
A.只要……就……
B.如果……就……
C.因为……所以……
5、关联词填空。
我班的杨帆同学(______)爱踢足球,(______)爱打篮球。
张华同学(______)自己学习好,(______)还愿意帮助别人。
双休日,我们(______)到公园去玩,(______)去野外郊游。
(______)我们的国家现在还不够发达,(______)再过几年,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6、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一( )一( ) 恍( )惚( ) ( )( )澎湃
窃窃( )( ) 眼( )为( ) 耳( )为( )
7、照样子,写词语
①例:是非
②例:不堪入目
不 不 不
③例:大摇大摆
8、看拼音,写词语。(会写字)
guó wáng jiāo ào ào màn
qiān xū nuò ruò shén qì
zhù zuǐ wáng cháo chén tǔ
9、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1】句中的“他”指_____。
【2】把“小心翼翼”换成“小心”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小心翼翼”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幸福岛的沉没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富饶的不知名的小岛。岛的四周被碧绿的海水环绕,气候温和,绿树成阴。岛上还有许多珍禽异兽呢!像袋鼠、犀牛、鸵鸟……真是应有尽有。
一天,一支船队在无边的大海上迷失了航向,顺着风向,船队来到岛边。船员们下了船,贪婪地呼吸着岛上的新鲜空气,欣赏着岛上优美的风景,他们惊呼道:“啊!我们这是到了天堂吗?”“不,这不是天堂,是我们发现的新大陆。”插话的是老船长。他接着说:“让我们给这个上帝恩赐的宝地取个名字吧!叫它‘幸福岛’如何?”大家一致同意。
人类的到来给这个海岛带来的只是灾难。他们伐倒了大约一半的树木,致使许多鸟儿无家可归;又加上他们大量捕食鸟类,岛上的鸟类几乎灭绝。他们还将大量的废水、垃圾随意倒入海中,污染海水。没多久,这个岛就大变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有一天,海岛沉没了。
(1)人们给这个岛取名为“幸福岛”的原因是( )。
A.小岛美丽富饶 B.人们向往幸福
(2)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3)想一想:“幸福岛”为什么会沉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陶罐和铁罐》片段,回答问题。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加上描写神态的词语。
【2】“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中“相提并论”指( )
A.相处平安,不吵架。
B.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
【3】铁罐认为自己________,陶罐一碰就会________,所以觉得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而陶罐则认为它们生来就是________的,并不是来________的,所以不想与铁罐争吵。
【4】你想对傲慢的铁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 ),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 )吹起,吹成一个( )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圓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 )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遜,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趟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按原文填空。
【2】在选文第一自然段中圈出描写吹泡泡动作的词。
【3】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说出了泡泡的特点
B.点明了“我”喜欢肥皂泡的原因
C.既说出了泡泡的特点,又点明了“我”喜欢肥皂泡的原因
【4】用“_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句子。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泉州洛阳桥
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省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一千多公里远,处于泉州鲤城区与惠安县交界处,横跨洛阳江的入海口,是古代粤、闽北上京城的陆路交通要道。
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花了六年多的时间才建成。洛阳桥长1200米,宽5米,桥上两边有扶栏。
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答 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终于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石条同时填进江底。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多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宛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
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散,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贝壳,一个贝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另一个贝壳则盖着自己的身体。牡蛎的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点,在桥基上遍殖牡蛎。
果然,没几年,牡蛎不仅把零碎的石条、石块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桥”,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洛阳桥的建成,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历 经验)。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打“√”。
【2】洛阳桥位于( )
A.河南省洛阳市
B.泉州鲤城区与晋江市交界处
C.泉州鲤城区与惠安县交界处
D.泉州洛江区与惠安县交界处
【3】“洛阳桥长1200米,宽5米”这句话运用了( )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4】为了让水底的石条凝聚成一体,工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 )
A.把许多装满石条的船只同时填进江底
B.在水底垒起桥基
C.把牡蛎填进江底
D.在桥基上遍殖牡蛎
【5】“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请概括一下文中写到了洛阳桥的哪些创新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梦里多少回走进故乡,走进满目青山的孩提年代。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是往昔的模(mú mó)样吗,那群泥狗儿一样的乡下孩子,还在玩着河泥、唱着清亮亮的童谣吗……“捏呀捏,捏个小巴狗,摇摇尾巴跟娘走;捏呀捏,捏只大花猫,捉了老鼠喵喵喵……”
这风一样的日子哟!
天蓝蓝,水蓝蓝,风儿轻轻,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乡下孩子终于盼来了放秋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sǎ sā)欢儿奔向那片白亮亮的西河滩。河床大片大片裸露(lù lòu)出来,积着一层层油渍麻亮的黑泥、红泥,这些泥巴黏性极好,是我们捏泥人、做泥哨的绝好材料。
我们光着小脚丫,在滑腻、舒适的泥里踩呀踩,踩出积在底下更黏的泥巴,一捧又一捧运到河滩上。这一堆儿,那一堆儿,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双灵巧的小手捏过来捏过去,一边还咿咿呀呀地唱着脆生生的童谣:“捏呀捏,捏个大的你看看。这个家伙力气足,帮助阿爸把田犁……”不长时间,一头水牛捏了出来。那边一个扎着羊角辫儿的女孩儿又唱道:“捏个金冠子,穿上大红袍,太阳出来早早早……”眨眼工夫,一只精神抖擞的大红公鸡捏出来了。我们一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蠢胖蠢胖的大肥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机灵乖巧的长耳兔,有笑眯眯的老爷爷、瘪(biě)瘪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妇。我们一个个咧着嘴儿,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乐得直蹦高。一会儿,那边几个露着一排白牙的“黑泥鳅”吹起了刚刚晒干的红泥哨儿,顿时,满河道回响起清亮亮、脆生生的童谣,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机。
饿了,累了,我们这些孩子自有妙法对付:“扑通扑通”扎进小河,在水草丛中随便抓摸几把,总会有意料之中的收获——不是金闪闪的红鲤,就是黑亮亮的胡子鲇,要么捉了稻田里养得正肥的闸蟹、黄鳝。开膛破肚冲洗干净,把事先带来的食盐均匀地撒上,采来碧绿的荷叶裹了,挖了干净的优质红泥密封,然后投入一堆旺旺的野火中烧烤。时候差不多了,一缕缕奇异的香气直往鼻子眼儿里钻。这时节,那边一伙送来了泥烤的鲜花生、老地瓜、青皮玉米棒子。在河滩上摆下野餐,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吃得爽口舒心……
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
【1】给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
【2】用“√”选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3】“黑泥鳅”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作”说明“我们”对自己的作品感到________。想一想,“我们”的杰作还可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5自然段中,把孩子们制作食物的动词用“ ”在文中画出来。
这些词语表明了(多选题)( )
A.孩子们经常做野餐。
B.孩子们有极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C.孩子们之间氛围很融洽,配合默契。
【6】“风一样的日子”究竟是怎样的日子呢?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我(验 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 谜)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将括号内不恰当的字用“/”划掉。
【2】选段中“我”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A 一大半的蜜蜂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B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3】“我”放出的蜜蜂有_______________,飞回来的蜜蜂至少有________。这里用数字来说明蜜蜂有______________的能力。
【4】蜜蜂回家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强调了蜜蜂真的飞回来了。
16、造句。
摩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蚂蚁队长宣布纪律。(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有三只灰雀在婉转地歌唱。(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把加点词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牛的主人把骨瘦嶙峋的老牛狠狠打了一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小时候你一定玩过很多游戏,请你写出一种你最喜欢的游戏名称,并把这种游戏的玩法同小伙伴们讲一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一天,两天,三天,十天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超市里有毛巾,肥皂,火柴及许多日用小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宁说:“明天秋游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天秋游啰!”明明大声叫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去拿桌上的书。”叔叔继续说道:“翻到72页,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班长向军长敬了个礼,说:“军长,有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来的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是一本古典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老师,你能借给我三国演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总是能从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经留心观察过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赶快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
要求:字迹整洁,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