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A.杯弓蛇影 B.杞人忧天 C.狐假虎威 D.坐井观天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了这幅名扬中外的画,非常兴奋。
B.这部电影使我受到启发。
C.我们讨论并制定了班级公约。
D.大礼堂里正在举行“祖国颂”歌咏比赛。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②小鸟听了,觉得彩虹更美啦!
③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④彩虹说:“请不要赞美我,这是太阳的功劳。”
⑤小鸟赞美地说:“多美的彩虹啊!
A.③①⑤④② B.⑤③①④② C.③⑤④②① D.①⑤③④②
4、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光彩夺目的图画 光彩夺目的春天
B.减轻重量 减轻压力
C.活泼可爱的燕子 活泼可爱的小孩
D.改进技术 改进生活
5、我是“的”,我的后面是名词,我的前面应该填写什么呢?快来试一试吧!
________的舞会 ________的国度 ________的叫声 ________的小燕子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_的笑声 ________的冰川 ________的记号
6、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________)
2.这种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________)
3.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________)
4.鹿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________)
5.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________)
7、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______) 清晰(_______) 敞开(_______) 安静(_______)
迅速(______) 方便(_______) 聚拢(_______) 忧伤(_______)
熟悉(______) 悲惨(_______) 扩大(_______) 偶尔(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并选出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9、阅读直通车。
植物知道些什么
一遇敌情,烽火台上的干柴便会被点燃,警报通过闪耀的火光迅速传递。大学专业课上的老师说,这是人类传播信息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和我一样,你也在为人类的这点本事而颇感得意吧?不过,要是如今有人说,总是“逆来顺受”的植物,也能对“邻居”发出险情警报,你有何感想?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植物生物科学中心主任丹尼尔·查莫维茨的新书《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中,你便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当枫树甲受到臭虫的袭击时,它就会向空气中释放一种信息素。接收到信息素的枫树乙丙丁们马上开始分泌化学物质,抵抗兵临城下的臭虫。
我几乎有些微微的忐忑了。难道说,当我在案板上把一个土豆五马分尸的时候.另外一些待宰的土豆正在做好毒杀我的准备?
别说我杞人忧天,要知道,按照丹尼尔的说法,尽管人们在谈到植物时,觉得它们和石头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植物们感知世界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一株捕蝇草如何适时关闭它多刺的叶片?一朵花如何得知春季的到来?丹尼尔的新书给出了答案:植物能“看到”“闻到”和“感觉到”,懂“社交”,甚至拥有记忆。他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植物必需的独特基因组,决定哪些植物向往“光明”,哪些选择“黑暗”,而相似的基因组也是人体DNA的一部分。
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红光的照射就像“起床”命令,让植物们在阳光下尽情生长。傍晚,太阳在最后一缕远红光中落山,植物们“看”到指令,随之“入眠”。再看人类,同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不过,植物们虽有“视觉”,却太容易被人类蒙蔽。“揠苗助长”早就过时了,最新“人工调节植物生长”的手段是,在夜里闪几下红光——效果几乎等同于白天好几个小时的日照。
除了“视觉”,植物还有“嗅觉”。寄生植物菟丝子自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番茄是自然界中菟丝子最常见的寄生植物。为了证明菟丝子“深爱”番茄,科学家们想了种种办法,包括把它们关在看不到对方的盒子里,把番茄汁抹在橡胶上或是引入“第三者”小麦。结果,菟丝子果真“嗅”到番茄释放于空气中的微量化学物质,总是坚定不移地扑过去。
比如,前文中受到臭虫攻击的树枝,会以分泌信息素的方式警告同根生的其他树枝,与此同时,隔壁的树窃取到这种信号并从中获益。
枝条并不是植物们互通情报的唯一信息。最新的研究发现,植物们还能通过相邻的根系传递信号。干旱来临时,最先发觉的植物会“告诉”邻居做好缺水的准备。
如果这些都还不算猛料,那么做好准备: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和人类一样,植物也拥有短期记忆、免疫记忆甚至隔代记忆。
比如,小麦幼苗在开始孕育果实之前,记得它们已经度过寒冬。而一些在恶劣条件下存活的植物会将更强的抵抗力传给子孙。
下次我踏着草地、捧着鲜花或嚼着蔬菜,也许会想起这本书,有那么一瞬间,我也会对这些事实上很“敏感”的生命充满爱怜。但这爱怜持续不了多久,因为我记得书里的另一件事:捕蝇草闭合的前提是叶子上的感觉毛有两根被昆虫触碰,所以它必须记住第一根感觉毛已经被触碰了。但是这短暂的记忆只能持续约20秒,然后它便忘记了。
这仍然让我觉得,自己所属的物种,确实要高级一些。
【1】知音乐园。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获益(____) 窃取(____) 攻击(____) 传递(____) 险情(____)
猛料(____) 孕育(____) 恶劣(____) 爱怜(____) 触碰(____)
【2】孪生兄弟。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______) 得意——(______)
坚定——(______) 短暂——(______)
【3】他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植物必需的独特基因组,决定哪些植物向往“光明”,哪些选择“黑暗”,而相似的基因组也是人体DNA的一部分。
找出这句话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
请试着写出一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
【4】成语擂台。
(______)来(______)受 (______) (______)城下
五马(______) (______) (______)人(______)天
揠苗(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而作
(______) (______)而息 (______) (______)不移
【5】请用“___”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
【6】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人们在谈到植物时,觉得它们和石头没什么两样。
实际上,植物们感知世界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我在案板上把一个土豆五马分尸的时候,另外一些待宰的土豆正在做好毒杀我的准备?”把这句话改写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大搜索。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一书,是______大学植物生物科学中心主任______的著作。
植物能“______”“______”和“______”,懂“______”,甚至拥有____。
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和人类一样,植物也拥有_____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国庆节到了。多么( )的节日!多么( )的检阅!街道上( ),楼房上( ),主席台上( )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2)检阅台上的人和( )观众的视线都( )在这一队,( )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了。“这个小伙子( )!”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 )!”另一名观众( )说。长时间的掌声( )了观众的议论声。
11、生活实践题。
材料一 图书馆开放时间
材料二 小明双休日安排表
【1】根据材料一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在星期六,人们不仅可以去图书馆查阅报刊,还能借阅图书。(_____)
②夏季,下午6:00之后,图书馆不开放。(_____)
【2】小明想双休日去图书馆借一本《海底两万里》,结合这两份材料,你觉得小明什么时候去借书比较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的救助
一只蚂蚁先被同伴救了出来。另一只在同伴的奋力救助下,也从泥土中挣出了身子。它们 (的 得 地)向四周试探了一番,便迅速逃离了。奇怪的是,有一只黄蚂蚁却没有离开,而是在救助现场继续衔咬泥土,似乎下面还埋着什么东西。我想看个究竟,就没有打扰它。不久,我看到有一对小小的触角晃动着露了出来,原来下面还有一个落难(的 得 地)同伴。这次我必须要帮助它们了,因为这场“水灾”是我造成的,我在这些小生灵面前是负有责任的,甚至可以说是罪过。我用针尖挑开泥土,挑(的 得 地)很轻,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黄蚂蚁看到同伴后,立即上前去 ,并试图将它衔走。这时,被救助的蚂蚁已经恢复过来,与黄蚂蚁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便一起离开了。
【1】选择正确读音。
挣( zhèng zhēng )出 挑( tiāo tiǎo )开
【2】给文中选择正确的字打对号。
【3】选择“小心翼翼、亲吻触抚”,合适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4】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干扰——( ) 尝试——( ) 离去——( )
快速——( ) 好像——( ) 帮助——( )
【5】“我”发现还有一只落难的蚂蚁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孔子惊奇不已,就问老人:“老人家,您练就这样的技巧,有什么窍门吗?”
老人回答说:“有哇,我的窍门就是反复练习。练习五六个月之后,如果在举着的杆子上面放两个泥球而不让它掉下来,那么粘蝉就多半能成功;如果练习到放三个泥球,粘蝉就很少失手了;如果练习到放五个泥球,粘蝉就能像捡拾东西一样自如了。”
【1】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粘蝉不用练习,就能像捡拾东西一样容易。 (_______)
②粘蝉的练习进行五六天之后,粘蝉就能像捡拾东西一样自如了。 (_______)
【2】老人认为粘蝉的窍门在于( )
A. 先天的悟性好。 B. 勤于观察,认真思考。 C. 反复练习。
【3】练习粘蝉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如果在举着的杆子上面放________而不让它掉下来,那么粘蝉就多半能成功;第二阶段,如果练习到放_________,粘蝉就很少失手了;第三阶段,如果练习到放__________,粘蝉就能像捡拾东西一样自如了。
14、课外阅读
安徒生的理想
小时候的安徒生并没有想当作家,他一心想当演员。
一天,安徒生只身一人来到哥本哈根,闯到皇家剧院经理家里,告诉经理他要当一名演员。经理打量了一下安徒生,说:“你太瘦了,不适合演戏。”“这个好办。”安徒生愣头愣脑地回答说,“只要您能给我一百块钱薪金,我马上就能吃得胖起来。”
经理大为恼火,当场拒绝了安徒生。
后来安徒生又不顾一切地闯入了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的家里,当场唱了一首咏叹调。西博尼教授立即拍板,收安徒生为学生。可是后来西博尼教授发现安徒生的嗓音变坏了,他不愿意再收留这个在声乐上没有前途的少年了。
离开西博尼后,安徒生又设法进了一所舞蹈学校。可是舞蹈老师又嫌他腿脚不灵便,不是学舞蹈的料。安徒生只得含泪离开了舞蹈学校。
再后来,一位经验丰富的演员了解并分析了安徒生的情况,他诚恳地对安徒生说:“你不适合当演员。”
安徒生的演员梦彻底破灭了。但是,安徒生又产生了另一个念头:我一定要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功了,成为闻名世界的童话大师。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1)打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徒生为了当演员,去了哥本哈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大利__________________、一所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
【3】当安徒生的演员梦破灭后,他又产生了另一个念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从安徒生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偷东西的小孩子与他母亲》回答问题
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同学一块写字石板,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不但没批评,反而还夸他能干。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满意,更加夸奖他。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孩长大成小伙子了,便开始去偷更大的东西。有一次,他被当场捉住,反绑着双手,被押送到刽子手那里。他跟母亲在后面,捶胸痛哭。这时,小偷说,他想和母亲贴耳说一句话。他母亲马上走了上去,儿子一下猛地用力咬住她的耳朵,并撕了下来。母亲骂他不孝,犯杀头之罪还不够,还要使母亲致残。儿子说道:“我初次偷石板交给你时,如果你能打我一顿,今天我何至于落到这种可悲的结局,被押去处死呢?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6、按要求写句子。
(1)想象人物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态,把提示语补充完整。
他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2)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裁缝说:“我指的是明年冬天。”(用自己的话转述裁缝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小螃蟹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
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___________
(2)我们要认真解决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3)小女孩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照样子,添加动作、神态)
妈妈________,________,看上去很生气。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改天再教她叠花篮。(仿写句子)
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
①你们别把这个事情告诉我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明天去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丽多才多艺……(围绕这句话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左右。
2.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正了造纸术。
3.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20、修改病句。
(1)今天的作业我基本上全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学后,在操场踢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经常回想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应用文写作。
三年级二班的林小兵昨天(4月28日)下午放学后,把一个橙色的小猫形状的水壶落在了操场上。请你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